笔下文学 > 追星逐月 > 第四百三十四章 靖难之役

第四百三十四章 靖难之役


 张炳的尸体软软的倒在了地上,朱棣将手掌钢杖往地上重重一戳,大吼一声:“他娘的,都出来吧,是时候大干一场了,让咱们杀将出去!”


 张玉朱能等皆齐声响应,蓝月却伸手将众人拦住,回头对朱棣说道:“这门口一万守军咱们不能硬来,一是咱人数上不占优势,府内总共才八百人,一旦战事交织在一起,引起九门守军的注意,那就更麻烦了。我有办法骗过这些守军,天黑后再行动,如何?”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走在门外的军事并没有等来他们的统领张炳和谢贵,却听到了来自燕王府内的咿咿呀呀的管弦丝竹之声。


 众军士正在纳闷,忽然王府的小门打开,燕王府的谋士叶仙走了出来。


 只见他笑盈盈的走到众人面前说道:“张大人和谢大人以及王爷已经谈妥了有关事宜,现在正在里面接受王爷的宴请,两位大人正在喝酒呢,嘱咐我出来说一声,各位先回,明日早晨再集合,留下两位大神的马批交给我就行,回头由王府的人送两位大人回去。”


 说完,蓝月掏出了两位大人随身携带的令牌,给众军士观看。


 这一万军马的领头将领只有张炳和谢桂二人,这些士兵完全摸不着头脑,看着蓝月手上的令牌,又听着从王府内传来的音乐声,加上自己的肚子也都饿了起来,便齐声转过头,往军营走去。


 酉时三刻,辛苦了一天的驻扎北平的军士正吃着可口晚餐,朱棣下达了攻击北平九门的命令,大将张玉带领九员偏将,同时对北平的九门发动袭击。


 由于事先早已经做过精密的策划和训练,再加上城内官军正在吃饭,总指挥张炳和谢贵又不在现场,张玉的人马轻松的攻下了北平九门。


 大量的军马逃往城外,被堵在城内的朝廷官军选择了投降。


 逃往城外的将士和宋忠会合,暂时退到怀来,以图再战。


 这一天是大明朝建文元年,七月初四。


 这一晚,朱棣全身披挂,坐镇王府的议事大厅,一个门又一个门被攻陷的消息陆续传来,直到九门完全被拿下,朱棣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北平这个曾经作为元朝大都的伟大城市,终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所有的将领都激动不已,唯有蓝月和道衍神情冷静。


 朱棣走到蓝月的身边,拍着他肩膀说道:“张玉夺取九门,当立首功,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是你用三言两语说走围困王府的军马,很有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所以我的心里很清楚,这个手工应该归功于你。”


 蓝月摇摇头:“有一点我和道衍大师是一样的,就是我们二人都没有将世俗间的功名利禄放在眼里,立不立功对我来说无足轻重,更何况,夺取北平只是整件事情的一个起点,我们要做的事很多,要打的仗更多。”


 “逸仙,你是久经沙场的人,又通晓谋略,你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打?”


 “夺取北平只是一个起点,要想立足,必须拿下周边的城镇,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居庸关、永平府都是必争之地,早早拿下这些地方,我们才可以喘一口气。否则光凭北平一座孤城,难以持久,更别提争夺皇位之事。”


 “还有宋忠的队伍,只是暂时退去,那是因为他摸不清楚情况,等他一旦摸清了咱们的虚实,定会反扑过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宋忠反应过来之前,拿下周边城池。”


 “时间上是不是太紧了些?咱们手里的人手不够同时攻打这些城池啊?”朱棣眉头一皱说道,好像一个做生意的老板,面对一大批要进的货,摸摸兜里,却没有足够的银两似的。


 蓝月仿佛看透了朱棣的心思笑道:“咱们无需挨个打下这些城池,只要挑选一个最硬最难打的目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功下,立下赫赫之威后,便可以派人说服其他城镇投降,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附近的几座城池之中,通州离我最近,其次便是蓟州,按理说最先应该拿下的便是通州,但是……”朱棣嘿嘿一笑继续说道:“通州守将高端是我多年的老部下,之前我已经和他通过气,只要我一旦起事,他必来投我。”


 蓝月心中一震,心想这个朱棣确实是老谋深算,通州守将高端的事情他和谁都没有说起过。


 “所以……”


 “所以最先应该攻破的便是蓟州!拿下蓟州便是立威,其他城池便可不战而降。”


 七月初五,燕王朱棣分散在城外的五万兵马前来会合。


 朱棣安排张玉带领一万兵马守城,亲自带领四万大军,直扑蓟州。


 七月初六,通州守将高端带领本部两万军马来投朱棣,两军合计六万,共同攻打蓟州。


 大军来到蓟州城下,朱棣亲自来到城下喊话,但守将刘海拒不投降,并居高临下朝朱棣射箭。


 朱棣大怒,吩咐六万军马围城,却被蓝月制止:“现在冀州境内有两万军马,粮草充足,兵法云,十则围之,以我们区区的六万军马,无法围困一个拥有两万军队的城池,即使攻克下来,最快也要十多天的时间,到那时驻守大宁的十万大军极有可能从东北方向杀来,加上西边怀来的三万宋忠的军马,前后夹击,那时候咱们就危险了。”


 “那么依你之见呢?”朱棣平息了怒火,朝蓝月问道。


 “很简单,三面围城,留下活路,给对方以逃跑的希望。任由对方往北而去投奔大宁的刘真。”


 朱棣随即下令,朱能率一万五千军马攻击西门。高端率领一万五千军马攻击东门,朱棣自己轻率三万军马攻击南门,留下北门,让对方军民逃生。


 战斗在七月初六的晚间打响,朱棣在南门安置了十台投石机,把一个个火弹投入蓟州城内。


 夜空中,一道道火焰划破长空,落进蓟州城墙和城内,蓟州顿时大乱。


 是同时,朱能和高端率领人马从两侧用云梯攻城。


 战斗一直打到七月初七的晚间,双方都损耗了大批人马,蓟州城内的某些守军内心开始动摇,有人偷偷打开北门,逃出城去。


 如同一个大坝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但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多的军民开始逃向北门。


 如此一来军心涣散,七月初八凌晨,朱能第一个爬上了冀州的西城墙。


 守将刘海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带领手下亲随从北门逃出,直奔松亭关方向而去,准备和大宁的守军刘真会合,刘真、刘海本是叔伯兄弟。


 七月初八,燕王朱棣带领大军进入蓟州城。


 正如蓝月事先预料的那样,两天拿下蓟州城这一壮举带来了连锁反应,七月九日,遵化、密云的守将带领兵马前来归附,燕军兵马一下子增加到十万人。


 七月十一,朱棣如法炮制,带领十万大军攻破居庸关,战后迅速带领大军返回北平,准备应付来自西面怀来的宋忠人马。


 从七月初四,朱棣在北平起事,到七月十一,短短的七八天时间里,朱棣连续占领北平、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居庸关,手中兵马也由原来的五万增加到十万,踏踏实实的站稳了脚跟,这一切都和蓝月的出谋划策密不可分,朱棣也心知肚明。


 北平,燕王府,议事大厅。


 燕王及手下大将皆集中在议事大厅,商量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各位将领纷纷献计献策,但总结到最后,眼前的计划还是出不了两条,一是往西攻打宋忠,再就是往东北方向攻打大宁,一旦大宁的十万大军从后面杀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燕王见中将,热情高涨,议论纷纷,只有蓝月沉默不语,便问道:“逸仙有什么高见尽管说出来。”


 蓝月起身言道:“以咱们目前的实力,如果只是割地称王,应该没有问题。但燕王殿下如果想要登上皇帝宝座,除了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了,还缺一样东西。”


 “噢,缺什么东西?”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咱们只想在东北一地称王称霸,以燕王殿下的卓越军事才能,手下将士的忠心耿耿,轻而易举就可以称霸东北,如果想南下京师,咱们缺少一个名号,没有这个名号,这会招来所有人的攻击。”


 这时久不言语的道衍大师站了起来:“小侯爷果然目光如炬,看到了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早在这之前,我翻遍了大明律,以及太祖皇帝留下的诏书,终于找到了一样适合咱们出兵的理由。”


 “噢!如此,请大师快快说来!”朱棣心中大喜,道衍大师精通儒释道,同时还能将大名律倒背如流,他想出来的理由肯定不能差。


 “当年太祖皇帝曾经下过一道诏书: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咱们不但应该上书朝廷,同时可以传檄天下,告诉所有人,当今朝廷内有奸臣,我们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清君侧,是是为了国家而靖难!”


   

(https://www.bxwx321.com/novel/6G-7KLL2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xwx321.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bxwx3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