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抗战从民兵开始 > 第213章 祭奠

第213章 祭奠



  第二天就是郝铁启程的日子,虽然他很想参加夜袭队的行动,去几个村庄看看现在的抗战局面,但藤泽催得很紧,电报一封接着一封,香川和宫本什么事也不敢让郝铁去做,一直将他送出宁化镇才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爱,郝铁觉得很无聊啊,要是能去见见苏岚,了解一下她现在的思想和感情状况,这才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五辆摩托,三部军卡,一部轿车,一部卡车浩浩荡荡由宁化镇驶出,他们将开往丰润,然后从那里登上同蒲铁路前往平遥。



  轿车司机变成了桥本,这位生意人车开的极稳,郝铁和蓝小雅坐在后排,副驾上坐着城彰二。



  小春日和株式会社的社长和桥本动用了不少关系,终于得到了参加行业会的资格,这还得感谢郝铁,给他们一人一篇论文,都是关于电容器生产工艺的改进建议,有了这篇论文,他们在会上就言之有物。



  为表感谢,两人私下送了郝铁不少粮食和罐头,因为y5s瓷料被炸,东亚工厂一边加急生产,一边开始在康家会选址,准备建立分厂,招聘和培训工人,眼下需要不少粮食。



  郝队长这一系列操作明显是对宁化镇的皇军不满意,没有安全感。



  两人与郝铁有着同样的观念,所以将很多商品和销售的重心也转向了康家会。



  跟着郝经理走不会错,不但有肉吃,还有汤喝,对此两人深信不疑。



  后面的卡车由周青林驾驶,押车的是张岷,这两人是郝铁发展的对象,正好带着他们出来见见世面。



  平遥古城,位于晋中部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代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郝铁前世来过好几次,那时游兴十足,现在看到破败的平遥古城,心中很是感慨。



  国兴则家兴,国亡则人亡,古城的相貌展现着历史的沧桑,想想后世这里可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但人流如织,而且香火很旺。



  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虽然还能看见,但是如同蒙尘的明珠,黯淡无光。



  “不会很久了。”



  郝铁看着窗外,默默在心中念道。



  整座古城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县衙便是这次行业会的会场,车队由鬼子护送,一路直达县衙,畅通无阻。



  离这里最近的是太岳边区,郝铁对那位陈大将十分仰慕,当然不是因为看了亮剑,那都是扯蛋的,陈将军是那么严肃的人吗?他哪一张相片不是笑容满面?



  如果开车,只需要一天就能见到陈司令员,说真的,这事对郝铁来说十分有吸引力。



  可是见到了能做什么呢?百团大战就要开始了,人家领了彭总的命令,正忙得不亦乐乎,哪有闲心接见自己这样一位小虾米呢?



  相见不如怀念,郝铁将头从窗外扭了过来,以后有缘,自然会同这位戴黑杠眼镜,笑容十分灿烂的大将打交道。



  前来迎接的是一位鬼子中佐和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年人,鬼子中佐名叫三浦良青,隶属华北方面军军部,而那位中山装则是来自南京汪伪政府,名叫肖丹,是这次行业会的特派专员。



  汪伪政府懂屁的电子元器件,还装模作样派出一位专员来附庸风雅,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



  郝铁对汪伪政府可没有一丝的好感,这群号称‘曲线救国’的汉奸比鬼子更加可恶。



  看看肖丹那油光水滑的分头就知道了。



  恶心!



  ……



  高岭口村被山口熊一派兵屠杀,幸得高鹏和大勇死战,又有张柱带着民兵解困,虽然死伤了近百号人,便大部份百姓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这些幸存的村民逃到山上,大部份人短时期不敢回村,鬼子虽然回了宁化镇,但碉堡正在重建,村公所在韩青的带领下更加疯狂的监视群众。



  苏岚将不少的村民带回河口村,送来粮食和衣被,一边筹划着帮助村民们重建家园,一边在河口村筹备追悼大会的事情。



  她领导女干部蔡丹等人带着妇女们做纸花、扎花圈,喻林负责写挽联,孟彪和张柱各引着一伙民兵,栽杆子、搭帐棚,忙了一整天,一切基本就绪。



  乡亲们受了这么重的灾难,要让大家明白鬼子的恶行,发动群众尽快搬迁到孙家湾下面,这样才能得到民兵的保护,不会受到鬼子刺刀的威胁。



  硕大的灵棚搭在张家大院的院子里,顶上满插着青松翠柏,绿叶里衬出素淡的纸花,棚里面放着三张祭桌,正中摆着灵位,上写:“死难百姓之灵位”,两旁还摆着一些小灵牌,上面写着被敌人杀害群众的姓名。



  靠前摆着香炉祭品、瓜果、鲜菜,两面烛台上插了两支大白蜡烛,桌子周围,各种式样的花圈,迭成一座小花山。



  今天风有些冷,和着小雨吹进来,四面的挽联飘摆,香烟缭绕,人们走进去一看这情景,心里就难受得想哭。



  天下的雨越下越大,像是为高岭口村的死难百姓哭泣。



  祭奠的人们陆续前来,灵棚周围凄惨的唢呐笙管,把大家的心都吹得更乱了,阴风阵阵吹过,让很多百姓双股发抖,需要人搀扶才能行动。



  百姓们自发披着黑纱、戴着白孝、端着祭品、抱着水酒香纸来到灵棚下面,等不到把祭品摆上,想起死难者生前的情形,泪珠止不住的簌簌落下来。



  唢呐不停地吹,祭奠的人,川流不息地进出,好几家乡亲穿着一身白孝,端着香表纸张,一走进布棚,刚把纸点着,便哭得疯了一般,嘴里不住的“爹呀,娘呀,儿呀”,鼻涕眼泪糊下一脸,谁去拉也拉不起来,反而让拉的人也伤心地哭了。



  一直祭奠到中午,大家都烧过了纸,灵棚前的哭泣声才慢慢小了下去。



  好几位高岭口的乡亲看着披麻带孝在这里站岗的民兵,扑上去紧紧抱着他们,摇着双肩,要他们狠狠打击鬼子报仇。



  这些民兵们也流下的热泪,更咽着表了决心,有位刚参加民兵的精壮汉子还用小刀刺进手臂,当众发下血誓。



  wap.



  /129/129666/30484278.html

 

(https://www.bxwx321.com/novel/6PM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xwx321.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bxwx3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