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十七章 辽东乱局

第六十七章 辽东乱局



  京师,信王府。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正端坐在书房内,下首坐着一名身穿暗黄色飞鱼服,带着乌纱笠形官帽的人。因为年轻,朱由检生的唇红齿白,皮肤也是白皙,如果不是身穿亲王服,走在街上会被认为是哪家的翩翩公子,而下首那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佥事骆养性。



  “信王殿下,下官已经募得死士五名,招入锦衣卫听用。”



  “嗯,你做的很好,田尔耕那边有所察觉吗?”问话的正是信王。



  “没有,微臣安排的这五个人目前都不在京师任职,而是散布在北直隶各处,彼此互不联系,田大人不可能察觉。”



  “很好,再过两个月就想办法将他们上调京师听候差遣。这次东林党那边的御史,还有六部属于咱们的官员密奏本王魏忠贤不法之事,可是他们人微言轻,如今朝廷大权已经旁落魏阉之手,要想通过正常的渠道弹劾魏阉恐怕很难做到了。所以本王只能出此下策。文师常说大明好比三国里的关公,被毒箭射中,毒已入骨,要想医好只能效仿华佗割开皮肉放出毒血,然后用小刀刮骨方能治愈。要想拔除大明的毒恐怕不流血是不行了。”朱由检痛心疾首道。



  骆养性翻身跪倒:“信王殿下,大明积重难返,信王有心,为救大明于水火,微臣万死不辞,诛灭阉党,复我海内清明。”说罢,重重的对着朱由检磕了三个响头。



  天启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年后,辽事愈发紧张,幸亏有袁崇焕督师辽东。年初皇太极除留下两黄旗镇守大本营之外,尽数发动其余六旗兵马由阿敏率领打着为被废的光海君复辟的幌子突袭朝鲜,而朝鲜此时已经经历了仁祖反正,抗倭战争才过去几十年,大报坛还历历在目,朝鲜无论是两班官员还是士人平民皆是念着明朝的恩德,对于光海君投降后金势力无比反感,所以仁祖反正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可是后金在朝鲜的代言人被推翻这是皇太极不能容忍的,才促使了这次突袭,朝鲜史书称为丁卯胡乱。



  可是这一次金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虽然有两名朝鲜的叛逃者作为向导,但是并不能缓和朝鲜军队与民众对于后金军队的抵抗。后金军队凭借着其骁勇善战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攻破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并且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清剿行动,但这些并没有能够震慑住朝鲜的军民,反而更加激起了朝鲜军民的敌视情绪。



  至于毛文龙这个后金背后的钉子,不时出兵骚扰金兵侧翼,后金的军队因为缺少足够的海上力量,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毛文龙打了就跑,毛文龙每次派兵千人,分成数队,专挑金兵薄弱的地方还有后勤营地粮草仓库进行偷袭,有所斩获之后立刻撤退至海边,然后分批上船撤到皮岛,这种游击战术让金兵非常头疼。



  而且由于金兵对朝鲜的高压政策,被占领地区的义兵僧兵反抗激烈,经常有落单的士兵被杀,不得已金兵只能不断分兵保证补给线和被占领城市的安全,导致本来六旗四万五千大军,攻打至汉城时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机动兵力可以使用,阿敏急忙差人回国请求皇太极增兵,可是后金境内只剩下两黄旗的兵马,皇太极有心调集蒙古八旗的兵马驻防鸭绿江畔的义州等地,以便调出几地的留守兵马增援前线。



  四月,朝鲜使者赴辽东求援,袁崇焕在得知皇太极攻打朝鲜的消息之后,知道金兵的兵力不足,无法两线作战,所以布置兵马做出准备收复失地的样子,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结果袁崇焕一摆出架势,蒙古八旗便调动不得,只能配合两黄旗防范辽东明军。



  四月底,朝鲜仁祖李倧率领朝鲜南方四道勤王军还有各地的义军僧兵在汉城和汉城以北组成了三道防线,全部兵力加起来接近五万,汉城城内的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捐钱捐物,很多人自发的修缮城墙,给士兵做饭洗衣。整个朝鲜士气高昂,同仇敌忾。



  阿敏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快马飞报皇太极,皇太极令阿敏带上掳掠的财帛人口班师,后金军裹挟朝鲜民众数万人,返回国内,一路上朝鲜被俘军民哀鸿遍野,路途遥远有的人冻饿致死,其情惨不忍睹。



  皇太极咽不下这口恶气,要不是袁崇焕和毛文龙在背后捅刀子,征伐朝鲜怎么会失败,随即出动正黄旗的兵马接替阿敏的大军押送俘虏,让阿敏立刻转道辽东,攻打宁锦防线。五月十一日,阿敏的两红旗先锋抵达锦州开始攻城,守将赵率教与纪用一方面闭城坚守,一方面派遣使者议和,想以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使者跑了三个来回仍旧没有决定,而后金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袁崇焕认为宁远的兵力不能轻易调动,于是让尤世禄、祖大寿率领精锐骑兵四千走小道偷袭金兵的后方,另派遣水军从东面进行牵制,并请求蓟镇等地发兵东护关门。朝廷命山海关的满桂移驻前屯,三屯孙祖寿移往山海关,宣府黑云龙移往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到关城,又调动昌平、天津、保定的部队奔赴上关;传檄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守将整备好兵马听候调遣。



  结果尤世禄的骑兵还没出击,阿敏留下两旗的人马拖住锦州,亲率四旗人马直扑袁崇焕所在的宁远城,袁崇焕与刘应坤、毕自肃率将士登上城楼防守,在城墙外围遍挖壕沟,撒上铁蒺藜布置拒马抵挡金军骑兵,正好宁远城布置有数门红夷大炮,射程达五里,去年努尔哈赤就是被此炮击伤,既然金兵不长记性那就再来上一回,袁崇焕沉着指挥火炮轰打,金兵一片人仰马翻。随后他派满桂,尤世禄,祖大寿趁着敌军混乱之际,率领骑兵出城搏杀,双方混战在一起,但是城头上的炮火死死的压住了金兵的后队,一时间明军气势大振,拼着一股血勇硬是将金兵击退,但是明军这边也死伤惨重,满桂也中箭负伤。



  几个旗主看到损失较大,金兵打仗一般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一看宁远防线不好打,纷纷嚷嚷着撤退,阿敏只好退兵继续围住锦州,后金兵一退各路明军是衔尾追击,虽然四万人的重兵围住仅有万人守军的锦州,但是由于各路明军在外围不断骚扰,金兵始终不能攻下城池,相持二十余天,到六月五日,金兵死伤已达数千人,无奈皇太极只得下令撤兵,临走前还是为了泄愤焚毁了大小凌河两座军城,并且屠杀了来不及撤走的军民,方才回师。



  总体来说明朝的战略目的是达到了,既帮助了朝鲜,又有效地杀伤了金兵的有生力量,袁崇焕指挥得当,天启末年的这次辽东大战被称为宁锦大捷。



  明史载,后金方征朝鲜,五月十一日,后金兵围锦州,明廷方调兵应援锦州,后金已于二十八日分兵再攻宁远城。袁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皆自肃督将士登陴守,列营濠内,用炮距击。而满桂亦率尤世禄、祖大寿以兵来救,大战于城外,互有杀伤,满桂身被数矢。后金军旋即引去,益兵攻锦州,锦州亦未能攻下,遂以酷署还师。袁崇焕遣将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赵率教驻锦州,护版筑。朝命尤世禄来代,而以左辅为前锋总兵官,驻大凌河。世禄未至,辅未入大凌,后金大军乃抵锦州,四面合围。率教偕中官纪用缨城守,而遣使议和,欲缓师以待救。使者三返不决,围益急。连攻十四日不下,后金遂分兵再攻宁远。攻宁远不下,复益兵攻锦州,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损伤,乃于六月五日引还,因毁大、小凌河二城。

 

(https://www.xbxxs.com/novel/gH1G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