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晋坞 > 第四十三章 整顿军备

第四十三章 整顿军备


 “内史,全军已经集结完毕”,身旁冉良嘹亮的报信声将桓景拉回了眼前的事务。


 连月的大雨后,终于迎来了大晴天。自从石勒向北开拔以后,仿佛乌云离去一般,天气终于放晴。谯城西门下,旌旗如浪花一样翻涌,兵器和铁甲在日光下闪耀着金光,是按方阵列队的新军。


 在原时空阅读一些历史小说时,桓景总会觉得十余万人相互厮杀方才是大战,现在看来,万人规模的部队竟然已经足以达到满山遍野的效果。


 整顿好军队后,新军各营的将佐来到城楼上,听桓景面授机宜。他前天已经和各将领说过自己的方案,并让他们制定士兵名册,今日不过是对一下各自的想法。


 首先,是新军的名字问题。桓景还记得,新军这个称呼,最早是来源于郗鉴为自己练兵时的吐槽,说当时的五百家丁,连晋军的新兵都不如。新军士兵互相自嘲,这个称呼才渐渐流传开来。


 但现在,新军有了另一层含义: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与百姓亲善,又能识文断字,明白为何而战。这使得他们成了一支有着全新面貌的部队,与同时代的晋军不再一样了。


 经过一番讨论,新军众将纷纷表示,自己就爱叫这个名字,桓景自然顺水推舟,不再表示反对。老实说,“新军”这个名字本身没啥,只是总是让他出戏,莫名地联想到原时空一千多年后奥斯曼的耶尼切里军团。


 接着是军队的分划。面对众多不识字的新兵,桓景决定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


 军队大体分为四部,每部都有两千人,桓景依照原时空的启发,称这一单位为“旅”。


 “《说文》里说过五百人为一旅,不过《国语》也说过:故二千人为旅,所以我们是在恢复春秋的古制”,卞壸在一旁引经据典,表示支持。


 这倒是桓景没有想到的,原来“旅”这个词历史如此久远。不过这倒好,他想,士兵们记忆起来更加方便了。


 一旅之中各有一千新兵和一千老兵,打散编在各营之中。混编的原因一方面是方便新兵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新兵中的不安定因素,毕竟王赞的教训依然让桓景心有余悸。现在新兵有老兵约束,又分属不同营帐,若能长久相处,必然能打破隔阂


 而与此同时,桓景吸取之前的教训,做了一个从前他或许会嗤之以鼻的决定:要求各旅的统帅皆是新军出身。现在第一旅直属桓景,桓宣统率第二旅,王仲坚统率第三旅,陈昭之统率第四旅。


 可能对此有异议的三个军头中:刘瑞决定自己年老,精力不济,主动让贤;樊雅经过最近一战后已经丧失心气;而阎亨在守卫谯城的时候受了重伤,现在正在养伤。所以桓景某种意义上任人唯亲的行为,竟然一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这个时候,桓景才开始明白,为何直至近代,各地方军阀也往往任人唯亲。军事最基本的要点,还是在于下属将领能贯彻主将的意志。虽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的说法,但是将领的便宜行事,最终还是为了战争全局的胜利,所以依旧是在贯彻主将的意志。


 既然要保证下属贯彻主将的意志,信任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苦县之败时,桓景反思许久,他心中明白,王赞治军未必就特别差,但他赌气去苦县部署,违背了桓景集中兵力的原则,那么就是在违背主将意志。如果一支军队。


 “在就任之后,诸位可以便宜行事。但请诸位牢记,我们是新军,而不是旧晋军。一切都要为了最终的胜利,一切都要为了百姓的利益。”


 主将皆颔首,桓宣自不必说,其余两位皆是穷苦出身,对于百姓疾苦再清楚不过。


 桓景继续布置一些细节上的安排。


 旅之下分为四个单位,称为营,每营五百人,皆设校官统制。


 营之下,军队编制暂时以百人为一个指挥单位,称为一阵,设置尉官来统辖。阵以方阵为基础,在桓景的安排下,是有独立指挥权的最基础单位。


 再往下则以二十五人为一队,最后则是管辖五人的基层伍长。


 校官一级的长官皆由各旅的将官任命,再往下,每级军官都能自主任命下属,但必须上报上级,所以一趟任命下来,军官几乎都是新军出身。通过这种手段应该能牢牢保证军队的忠诚了,桓景心中默念,但他没有说出口。


 这个军制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桓景直接调度的一千人,现在被设为荣誉营,全部由功勋卓著的老营军士构成。如果其他旅的士卒有战功,也会被简拔至荣誉营。


 组织这么一支军队,不仅仅能够提供一支靠谱的机动力量,在四旅之间随时补强;同时,荣誉团队的设置也可以激发军人的荣誉感,能够给其余几支部队提供一个榜样。


 另一个则是谯城的卫戍营,交由谯城都尉桓彝,几乎全是新兵中的精壮组成。这支部队主要负责谯城附近治安,所以新兵足以完成任务。而谯城士人与新官吏的资源丰富,这也可以使这些新兵快速完成扫盲与训练。


 布置既定,各旅将领皆拱手称诺而去,各营名单,桓景早已在昨日列好,张贴在军营各处。而各部的将领,在前天就已经知道今日需要整队,早安排好了下属的校官,现在仅仅只是回营整队罢了。


 不一会儿,城楼下竖起了六面巨大的彩色旗帜,分别代表四旅和荣誉营、卫戍营。各面旗帜下又分为不同的小旗帜,代表各旅之下的不同营队。


 在与桓景耳语几句后,冉良跳着跑下城楼,骑上战马,向各部传达整队的命令。


 “各部依照预先划分的编号,加入各自旗帜之下,听自己长官的号令。”


 一万人在旷野上来回穿梭,仿佛蚂蚁在巢穴之间往来。幸亏暮春的太阳还不算毒辣,否则桓景倒要开始心疼起士兵了。


 过了半个时辰,各旗帜之下都已经集合了一团团的人马。这时,桓景接到了各旅营整队完毕的上报,不禁心中欣喜。


 军队的编制既定,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军事部署了。


 谯郡基本涵盖涡水两岸。涡水下游的南部谯郡毗邻司马睿的地盘,所以威胁较小,主要是要防备张平突袭。桓宣既熟悉军务,又能和那一片的士人打交道,所以此地由桓宣和他的第二旅负责。


 主要的防区还是在谯郡北部。一方面是谯城附近的地盘,另一方面是涡水北岸原樊雅军的地盘。桓景让桓彝负责谯城附近的防务。而王仲坚则去涡水北岸,压制当地新加入坞堡主的任何可能叛乱。


 剩下的五千人,荣誉营、第一旅、第四旅,皆由桓景亲自带领,在休整一夜后,向西北进发,前往追击石勒。  

(https://www.bxwx321.com/novel/l4zbqYjODbpr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xwx321.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bxwx3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