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晋坞 > 第四十六章 定策关中

第四十六章 定策关中


 夏季的蝗灾还历历在目,即使桓景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加上了后世才有的治蝗策略,黄河北岸的河内郡也遭灾严重,还造成了基层的严重混乱,整整替换了一批官吏才算渡过了风波。


 刘曜长于治军,然而处理政事则带有匈奴人一贯的粗放,而在这次蝗灾里,蝗群是吃完了整个关中的粮食才向东而行的,可见刘曜治下的关中被残破到何等程度。


 桓景见到冉良已经顿悟,心想这个未来的情报头子还真没选错人:


 “刘曜饱受蝗灾困扰,所以即使近乎全歼南阳王主力,也无力西进上邽了,只能在长安留守。现在虽然已经过去半年,但刘曜四面皆是敌人,无法输入粮草,所以也还是无力主动出击,更不用说东出潼关,来袭击我们的侧翼了。”


 冉良一拍脑门,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也就是说,这次北伐,只要对付实力虚弱的刘聪即可。”


 桓景没说话,只是微微一笑。冉良见主公笑了,自己几乎要手舞足蹈。看来北伐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接下来,自己手下的探子们,又要大显身手了。


 “温长史求见!”


 正当两人相视而笑时,门房又敲响了门,来的是温峤。桓景暗自思忖,温峤来得也正是时候,也不知道这个激进主战派在得知刘曜的虚实后,会有什么样的建言。


 “让他进来。”


 温峤履下带风,大步跨过门槛,微微欠身之后,就急急开口:


 “方才听闻临海公主前来使君处,不知有何消息,可是关中有所异动?”


 上次临海公主就带给过桓景蝗灾的情报,这次听闻临海公主来拜谒刺史,温峤就猜到关中又有新情况了,于是急急前来。


 桓景将羊献容的手书交给,温峤细细读了一遍,又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摩挲着下巴上的胡子,沉默良久,突然一拳砸在墙上:


 “好!妙极!使君以为如何?开春当如何布置?”


 桓景就知道这个激进主战派会如此高兴:


 “先前我所忧虑的,无非是刘曜与刘聪合兵,那样我军不过三万,如何敌得过?如今只需对付刘聪一人。刘聪病弱,刘粲、靳准不知兵,到时必然可以一鼓而下,全取河东、弘农二郡。”


 温峤摇头失笑:


 “使君此计稳妥,却是气魄小了。”


 “我治下不过五郡,新取两郡,如何是气魄小?”


 桓景心下估摸着,刘聪经过内耗,至少也还有三万精兵,刘曜处尚有六万人,自己能在刘曜不干涉的前提下,全取两郡,将防线从函谷关和箕关推至潼关,已经是极限了。


 温峤回顾一旁的冉良,突然皱起了眉头:


 “小儿何从知军机?还请使君摒去旁人。”


 桓景以眼色示意冉良,冉良倒也不以为忤,只是轻轻鞠一躬,就倒退着出了议事厅。温峤环顾左右,确认无人之后,将桓景拉至议事厅一角,悄悄地说:


 “使君以为司州之地若何?”


 “司州四战之地,若逢治世,则财赋丰足;若值乱世,则为四方用武之地。”


 温峤继续问:


 “自三代以降,峤未闻以洛邑起兵而得天下者,何也?”


 对于桓景,这再明显不过了:“四方用武之地,若无明君良臣统摄其后,其主腹背受敌,不能以一州之地自立。”


 温峤双手握住羽扇,深深地欠身:


 “使君原来一直都清楚,那么我没什么别的要说了。唯有一问:使君欲为一州牧耶?欲为天下主耶?”


 桓景盯着温峤,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这人一直把自己当做主公来对待。其以国士报我,我必以国士待之:


 “天下凶凶数十年,百姓离乱。然晋室暗弱,匈奴石勒逞凶于外,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于内,我欲重整天下,救百姓于水火,唯忧智术浅短,力有所不逮耳。何况现在已经身处这个四战之地,背后王大将军蠢蠢欲动,就算欲为天下主,又该如何破局呢?”


 “使君果有天下之志”,温峤抬起头,目光灼灼:“臣自幼以张良自效,今日终于得见高祖!”


 他紧握羽扇,遥指西方:


 “依我之见,关中之地,虽然已经残破,然而土地仍在!河渭之间,沃野千里;崤函之固,足当百万。南连益州,可称天府;西接凉州,马畜无穷。此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汉因之而成其帝位,使君岂有意乎?”


 桓景捏紧了拳头。快三年在司州的定居,让他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州之主已经做到极致了。能够在祖逖死后,稳住江北的局势,保住祖逖的遗产,那么自己大概也能青史留名。


 可就算这样又如何呢?即使保住河南淮北之地,胡人依旧盘踞在北疆,百姓依旧是世家大族的部曲、佃户,江东的侨士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而天子还是如原时空的东晋那般,是世家大族平衡妥协的产物。


 若是如此,自己穿越这一趟改变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改变!


 称帝这种事情不过是一个形式,总得有人站出来扫清一切。桓景不禁想起自己刚刚接受自己穿越身份的那天下午,在运送谯城人手回白云坞之时,他骑在瘦马上,豪情万丈地想着“不要当什么皇帝”。


 可如果就是以一州之牧继续下去,那么其他州的那些世家大族如何扫清呢?靠着自己这点兵马,光是击破刘聪就很吃力了,又如何能够匡扶天下呢?


 在原时空,南朝不乏良将。然而以韦睿、陈庆之之将才,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平时却只是一州之主政,改变不了南朝的政制,改变不了世家的醉生梦死,只能在一州之内独善其身,在灾年时开仓济民而已。


 那么即使自己在世时能维持住目前的局面,甚至将石勒逐出河北,南朝世家狂暴的欢愉,必然也有一个狂暴的终场——六镇和侯景在前方等着自己的子孙。


 想到这里,桓景微微颔首,以手抚温峤:“若无卿,我或许会老死州牧之任吧。”


 “若能取得关中,可谓得帝业之基,也能避开王敦和祖公还有朝廷的争斗”,他继续说:“可刘曜尚有六万人马,又正当其年,如何打得进去呢?而且关中势力纷繁,恐怕拿下来了,也很难治理。”


 温峤胸中早有良策:“入关之时,刘曜兵马虽然强盛,然而这两年都在和盘踞渭南的南阳王还有氐羌,消耗已久。臣久居并州,知匈奴屠各部以血统为傲,鄙夷其他蛮夷,所以其兵众皆是刘渊时积累下来的族中青壮。


 “如今这些屠各武士在关中的征战中消耗已久,恐怕只有不过四五万人了。而且入关之后,他们会沉溺于长安的享受,恐怕难以担当大任。以刘曜之勇武,居然到现在,连一个略阳都没有拿下,可见其实力也不过尔尔。”


 桓景将信将疑,即使四五万屠各精兵,还是难以对付,毕竟端氏城之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屠各部的兵,不是好对付的:


 “那么我当致信祖公,说还是向关中进攻,而不去进攻平阳的刘聪?”


 温峤轻摇羽扇:“非也,还是先攻平阳。”


 “为何?”


 温峤开始展开叙述他的良策:


 “刘聪病弱,刘粲觊觎伪帝之位,内部矛盾重重。而我军还有一张王牌,归义侯刘乂。若是我们打着刘乂的旗号,出箕关,面对外力逼迫,刘粲见识短浅,汉国内部人人自危,动乱必然爆发。如是我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弘农郡,但先不要进攻河东。


 “刘曜尚名声,素来想称帝,只是碍于刘聪尚在人世而已。若是我军进逼,平阳大乱,刘曜一定会分主力经过河东前往平阳,抢在我军前面控制住刘聪,这就是为何不能进攻河东。刘曜军队强于刘粲,必能尽杀刘粲一党,挟传国玉玺号令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关中就空虚了。主公可以联系上陈安,乃至凉州的张刺史,相约进攻长安。到时候,主公一定要倾全力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长安,接着依河据守,诚如是,则以关中之固,刘曜纵有百万,又何惧之有?”


 桓景注意到,温峤已经开始称自己为主公了。


 “那么打下了关中之后呢?”桓景问道。


 “关中是个烂摊子,农业凋敝,族群复杂;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什么世家大族了。主公在司州怎么做,在关中也怎么做。除了招抚氐羌之外,并无其他。”


 桓景曰:“善!”


 和温峤的讨论,让桓景对来年的北伐重新燃起了信心。


 于是整个冬天,新军没有歇着,而是迅速扩军,操练。保甲制度开始发挥出优势,一个月以内,兵源就扩增到了三万人,而且都是令行禁止的好兵,对于这次北伐,百姓反而特别上心,毕竟不少流民都是从并州、河北、关中等地逃来的。北伐带给他们的,是回家的希望。


 冬日漫长,终有尽时,转眼春天到了,北伐的号角声近了……  

(https://www.xbxxs.com/novel/l4zbqYjODbpr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